查看原文
其他

走出国门!苏大师生在俄罗斯舞台上展现江南丝竹韵味

苏州大学 2019-04-06

精彩推荐

1.全国地方综合性大学宣传思想工作协作会2018年年会在苏州大学召开

2.苏大任平教授荣获第三届“江苏社科名家”称号


受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委派,我校赴俄罗斯孔子学院文化交流演出团师生一行19人于10月11日-23日赴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阿穆尔国立人文师范大学、远东联邦大学五所孔子学院开展文化交流演出活动。“风华国乐”江南丝竹专场音乐会生动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江南丝竹音乐,让当地师生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民乐的魅力,给当地师生带去了一场视听盛宴。


本次文化交流演出任务由东吴艺术团民乐团承担,民乐团指导教师陈建中担任演出指挥。此次演出的节目不仅有富有江南地区韵味的《迎宾曲》、乡土气息极为浓郁的民间音乐《六花六节》、江苏民歌《太湖美》、双凤山歌《踏水山歌》,还有精致的傣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安静悠扬如同湖面般平静却朦胧的《湖光山色》、民间婚庆礼仪中重要的《万年欢》、美丽古老的爱情故事《七月七》。演出的最后更是有俄罗斯经典歌曲联奏,其中包括明快流畅、浪漫单纯的世界名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甜蜜羞涩的《红莓花儿开》。所到之处,均赢得了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欢呼声!


▼演出掠影


      
  



 文化交流演出活动得到了五所孔子学院的高度重视,民乐团也与俄罗斯民间乐器中心艺术儿童学校师范乐团进行了同场演出与交流。


▲精彩互动


巡演精心设计了学说中国话、学唱中国歌、学奏中国乐器的三个互动环节,均得到了观众的积极参与!

主持人王佳敏现场教说中国话,教唱《太湖美》。《太湖美》是一首江苏民歌,它积极吸取了江南城镇小调的特色,用传统音乐的形式来表现太湖边丰盛的自然资源以及悠久的革命传统,是传统文化与当代题材结合的一个完美例证。 

▲教说中国话


每场演出会邀请8-10名俄罗斯观众上台现场学吹葫芦丝。葫芦丝又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其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柔美,典雅,简单易学,小巧易携带,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及中外友人的喜爱。


▲教吹葫芦丝


让我们感受一下现场热情的观众

▲与外国友人合影


▲俄方老师们起立鼓掌


▲观众合影



场内演出精彩,互动热烈!

场外展览场&演出也不逊色哦

▲场外·布市民间音乐演出


▲场外·布市手工艺品展览


文化交流演出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优秀的江南丝竹文化,并且以音乐这一语言,在中俄两个国度架起了桥梁,加深了中俄两国的友谊。


▼演出行程图


▼孔子学院打卡X5

苏州大学东吴艺术团更是化身为文化使者,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风采,弘扬了当代文化精神,彰显了文化自信。



在本次演出的团队中,还有几位大四的同学。从大一到大四,时光匆匆,转眼间,他们已陪伴了民乐团四年之久。此次赴俄罗斯演出的圆满结束也即将为他们的民乐团之旅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01

在民乐团的第四年了,还记得第一次作为大一新生在台下听了迎新生专场演出的《六花六节》,就下定决心要加入民乐团,之后每周日的排练都感觉很开心。之前有事错过了大艺展,当时还觉得特别遗憾,还好有这次非常难得的机会。这应该也是我在民乐团的最后几场演出了,比期待更多的是不舍。暑假的太仓集训,有一些同学还不太熟悉,尤其是弹拨那边,平时排练和我们弦乐隔得很远,都没机会说话,但是一起经历了八月太仓的酷暑和十月俄罗斯的严寒,感觉大家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演出结束,对民乐团的不舍又更添一分了,希望乐团之后越来越好,能够招到更多优秀的同学(男生),能够把江南丝竹带到更多的地方去。

——徐文祺

02

年华四载,我几乎将大学生涯除学业外的所有精力都给了民乐团。每一次排练,每一场演出,参与、见证、组织、统筹,曾跟在学姐学长身后小心翼翼,也终于站在台前自信飞扬。

从小学习民乐,虽然曾受质疑和冷落,但好在,我进入了民乐团。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是一种真正的归属感。每当在舞台上将自己的琴声融入合奏中的那一刻,更是难以言喻的自豪。

这次赴俄罗斯的交流演出,是一次极其难得的机会。江南丝竹的柔美清雅和异域的深远广阔产生了奇妙的碰撞,我们也在异国他乡的舞台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台下外国友人的热烈掌声和欢呼,是我们热爱的中华民乐传播海外的见证,也是我三余载民乐团难忘时光的圆满收尾。愿民乐团越来越好,让我们的民族音乐走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刘逸涵

03

十分有幸能够参加俄罗斯的演出,这对于在团里的四年也算是一个圆满的句号。在演出的同时,也带有传播中国文化的意味,作为一个非专业的演奏者来说是不小的荣幸。过去时常听闻外国友人对中国的传统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俄的演出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俄罗斯民众对中国文化的热情。孔子学院的师生更是向我们表达了热烈的欢迎,文化的传播与接纳在此很好地进行着。

——张靖坤

04

眨眼间就到了在乐团的第四年,也是最后几场演出。很开心在离团之际能在俄罗斯留下这么多这么美的回忆。音乐无国界,每次演出结束时台下观众站起来鼓掌欢呼的场面,日后想起来也会美好到爆炸吧。

青春大概就是,在最美的年纪,能遇见这么一群兴趣相投的小伙伴,一起笑一起闹,一起排练一起比赛,为着一个目标一起努力,多么美好呀!

希望未来的每一场演出都顺利圆满,民乐团会越来越好,这辛苦又温暖不舍的羁绊哟。

——张韵涵


苏州大学新媒体中心

文案:陈晶、许丽诗、陈建琪、李子晗、李鸿博、东吴艺术团民乐团

图片:艺术教育中心

整理编辑:周俊崧

 觉得不错,请点赞↓↓↓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